这一期《美丽湾区说》邀请到了半岛医疗创始人雷晓兵,围绕半岛医疗的创业初心、产品创新、医美行业趋势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话题进行了一场深度访谈,希望为医美从业者带来一些新的思考。以下为对话摘编(有删减):
主持人:您是医生,创办了半岛医疗,这是从医生到创业者身份的转变,对您来说应该是很大的一个挑战,您当时是基于怎样的初衷走上了创业之路?
雷晓兵:2008年的时候,我们还在做医美设备的销售,当时发现一个很大的痛点,就是国内的高端医美设备百分百都是进口,而进口就意味着价格特别贵,其次就是维修费非常贵,耗材贵、设备贵,大家都用不起,这是个很大的痛点。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,对美的追求在提升,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需求。
主持人: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卡脖子,很多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,要不来,也买不来,您在创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这种卡脖子的问题?
雷晓兵:以前的医美设备都是进口,这其实就是个卡脖子的问题。那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我们就想了个办法,就是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,向国外去学习。
第一种路径叫自上而下,上是欧洲、美国、以色列这些国家的技术,去学习他们的技术,看到每家公司的闪光点,比如说射频技术,从全世界来看,大概都分为七八十种技术可以用于医美,而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长,我们每家公司都逐一去学习去了解,效果好不好,欧美的医生怎么评价?东南亚的医生怎么评价?我们把这些好的闪光点提炼出来,然后找到中国的医生,让医生用一下看这种技术效果怎么样?还有哪些不满意?我们能不能改进?把世界的技术和中国医生的需求结合起来,去研发出一款产品。
第二种路径叫自下而上,我们去拜访全中国的专家,比如在血管领域,请教他们临床上还存在什么问题没解决、当下有什么技术痛点,和他们商量解决方法。很多医生都是最好的老师,会给我们很多的idea,跟着这种idea,我们又去向上找这种资源,我们把这些经验都找来再反复和医生进行沟通,然后研究、制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美设备。
主持人:半岛医疗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是就您说的这些?
主持人:企业创新很重要也不容易,很多企业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,您觉得企业创新的驱动力来自于哪里?
主持人:有些公司侧重研发,而有些公司侧重于市场,市场和研发对于您而言哪个更重要?
雷晓兵:企业存在的价值是解决社会需求,解决了社会需求之后,我们就要了解是什么原因阻碍了这个需求没有被满足,是技术传播没到达消费者?还是世界上没有这种东西?或者它根本无法满足这个消费者的需求?或者产品过时了需要新的东西?那就在不同的时期是需要不同的形形色色的公司。
主持人:近几年,很多资本都非常看好医美行业,像苏宁、云南白药、奥园美谷都是跨界到医美行业的,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?
雷晓兵:这是很正常的现象,哪个行业热,大量资本都去涌入。但是我们今天要看清楚这些资本来了之后对行业有什么好处?我们是要基于消费者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。
消费者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三个维度:第一,这些资本或者企业进来以后,是不是对我们治疗某种疾病效果更好了?第二,是不是更方便了?比如说以前看病要走10公里,现在服务就在我身边,更方便了。第三,是不是更便宜了?如果这三个都是yes,那资本的进入当然是好的,是促进这个行业发展的。假如没有,那可能是要反方向来问了。
主持人: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、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,医美需求也非常的旺盛,您觉得深圳医美,当下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?
主持人:您在工作中是一个追求细节的人吗?
主持人: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?
雷晓兵:这其实是一个角色分工的问题,我作为一个企业创始人就要讲公司的宏观方面,去哪里,做什么事,找钱、找人,最后把这个事做的更高效。宏观方面解决完后,就是大家怎么合作,而我们公司有8个字的企业文化,前两个字就是“平等”,这个词就是来解决我们创始人和员工之间,或者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关系,所以我们公司没有任何人有办公室,大家一起坐在公开的办公场所,有什么问题都是直来直去,大家是因为工作岗位不同而形成一种合作关系。